第124章 亲爱的,我问你-《恋爱在精神病院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偶尔

    一直忙到十点半,顾然将闭店的牌子挂在门口,众人才终于休息。

    打扫卫生的时候,气质女店主没有丝毫气质地宣布:“我要给伱们加工资!”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苏晴笑道。

    李文之前可是{静海}的病人,家里不说多有钱,一千万是肯定有的。

    气质女店主继续道:“我还是第一次在晚上给机器补两次豆子,还手冲了.数不清了!”

    看的出来,她很开心,顾然他们的工资从60元小时,提升至80元每小时。

    这就是美貌的价值,每小时比别人多20块。

    打扫完咖啡馆,因为没吃晚饭,就拿了店里剩余的蛋糕,还一人带了一杯咖啡。

    三人开车回别墅,车是顾然开的,苏晴累得不想动。

    “一小时80,今天我们从六点开始工作,十点半结束,四个半小时,总计360有点少。”何倾颜算着账。

    “这还少吗?”顾然忍不住笑道,“你打算给陈珂买多贵的礼物啊!”

    “一盒面霜,一对耳环,再来一双高跟鞋——这一定是她这辈子第一双高跟鞋,是我送的!”何倾颜说。

    “面霜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待会儿去我房间,我指给你看,你也用用看。”

    “淘宝或者京东上把链接发我就行。”顾然看了一眼后视镜,一直没说话的苏晴已经睡着了。

    他对何倾颜轻轻的“嘘”了一声,示意两人放低声音聊天。

    副驾驶的何倾颜回头看了一眼,脸上露出坏笑。

    正当顾然以为,她要拍下苏晴睡颜照的时候,何倾颜把手放在了他的腿上。

    “你”顾然瞥她一眼,“做什么?”

    “嘘~”何倾颜另一只手的食指,放在自己的唇上,一脸的笑意。

    她抚摸顾然的腿。

    二十岁的顾然立马有了感觉。

    何倾颜的不当之举,要引起他的不当之举。

    顾然赶紧把她的手拿开,双眼不敢分神,依然盯着前方认真开车。

    可他一松手,何倾颜又把手放上来,且距离拉链更近。

    两人一番交手,最后,变成了:顾然左手开车,右手与何倾颜手牵手。

    何倾颜对他无声地灿烂一笑,她的笑除了得意外,竟然还有一丝暖意。

    顾然万分无奈,可过了一个红绿灯,他真的有一种牵着女友的感觉,想就这么一直下去。

    他连忙松开何倾颜的手。

    原本安静下来的何倾颜,又露出坏坏的笑容。

    “你是觉得,该有的抵抗应付式地做了,气氛也到了,该让我摸你吧?”她轻声问。

    ‘原来还可以这样?’顾然恍然。

    不过这不是他的目的。

    “苏晴,快到了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苏晴睫毛轻颤,睁开双眼,有点迷糊地下意识望了一眼窗外,可从咖啡馆回{天海山庄}的路她不熟,何况窗外又一片漆黑。

    “到哪了?”她中指指腹轻揉眼角。

    “还有十分钟。”

    “.你就不能十分后再叫我吗?”

    “我怕你现在睡了,待会儿到家睡不着。”顾然说。

    苏晴欲言又止,最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两人对话时,何倾颜一直盯着顾然,摆出气呼呼的样子,还做出.捏爆某物的动作。

    三人的手机同时震动。

    顾然、何倾颜没动。

    苏晴在黑暗中摸到自己的手机,点开后,是陈珂在群里发了消息。

    【陈珂:到家了吗?】

    【苏晴:还有十分钟】

    【陈珂:太辛苦了,实在对不起。】

    【陈珂:(小女孩笨拙的鞠躬)】

    【苏晴:是我们自己没钱,和珂珂你有什么关系?二十六号期待你的亲自下厨。】

    【陈珂:我从今天开始练习!】

    【苏晴:吃大排档可不可以?】

    【陈珂:不可以!】

    苏晴笑起来。

    陈珂是她正常意义上的第一位朋友。

    能为朋友的生日而努力,她真的很开心。

    何倾颜当然是她的朋友,但两人关系是‘可以彼此借钱,却不能同桌吃饭’的朋友。

    顾然不算朋友。

    朋友之间会接吻吗?不会,所以顾然不是朋友。

    与陈珂互道晚安后,苏晴靠在车窗上,夜色中绝美迷蒙的脸倒映在车窗上。

    她望着窗外温馨的路灯与昏暗的山路,陷入深远的遐思中。

    顾然、陈珂来了之后,她的生活出现很多变化。

    又回到了{天海山庄};

    还与何倾颜略微修补了关系,其实两人也没发生什么,只是苏晴在努力学习的同时,应付不来何倾颜。

    现在有了顾然、陈珂分担——主要是顾然,她又开始工作,虽说依然不能松懈,可不用再像从前那么刻苦,她与何倾颜之间的矛盾少了。

    何倾颜就像一桌丰盛的菜肴,她一个人无论如何也吃不完。

    可顾然、陈珂也坐下来后,不但能吃完,还因为吃饭的人多了——且是志同道合的人,有了吃饭以外的乐趣。

    何倾颜性格虽然没变,但生活方式也变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