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软硬件都精通的全才-《重生之科技致富手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如果把手机换成家电,那里面用的电路板好坏,则决定了这个家电的售价。

    就像一台普通洗衣机只要900块钱,但如果多加上一块电路板,就能变成全自动洗衣机,售价也可以跳到两千多元。

    赵德彬在上学的时候,学习的都是电路/电工基础、电子工艺、低频/高频/数字电子线路、微机、单片机、自动化控制、仪器仪表课程。

    毕业之后,赵德彬又去了技校教书,教的还是最难的电路分析,基本上是对牛弹琴,很少有学生能听得懂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些东西已经融入进了他的dna里,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以上提到的,全都都属于硬件(电子、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)。

    而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、编程、程序员之类的,那都属于软件的范畴。

    软件和编程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才进入到大众的视野里的。

    而民用电脑和网络真正普及开来,那得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当然,硬件也有编程,搞电子没有纯粹的硬件,都是跟软件相关联的,比如芯片的底层驱动就需要编程语言,只是硬件编程是普罗大众不太了解的,不像程序员、软件编程那样,与大家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。

    简单点说,就是硬件里头的编程跟软件编程都用同一种语言——c,但两方面的侧重点不一样。

    应用电子这个领域实在太广阔了,在正常情况下,赵德彬一辈子,应该都会在硬件领域打转。

    隔行如隔山,硬件和软件完全就是两回事。

    准确点说,就是搞硬件的一般也会点软件,但这个软件跟寻常人概念中的那个软件还不一样,是两个不同的方向,但一般的搞软件的不懂硬件。

    这之间的差别,就跟短跑和长跑一样,虽然都是跑,但里面的门道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然而,赵德彬就是那么地天赋异禀。

    他那极高的天赋,让他硬是把一条腿,活生生地从硬件跨到了软件上面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主要不是因为赵德彬有多么感兴趣,关键还是被钱给逼的。

    等到后面,赵德彬逆天地兼顾了硬件和软件两个领域,是一个既能跑长跑又能跑短跑的多面手。

    在八十年代末,赵德彬就开始修进口电视机、摄像机,最早他搞的是c31、c51单片机,当然还有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。

    等到九十年代初,他就开始自学c语言和c++,刚开始,他写的程序都是为了硬件服务,但随着计算机和后面的互联网普及普及,赵德彬不甘心只在硬件上打转,又迈上了软件编程这条(不归)路。

    95年,赵德彬调到了平海市的电子科研所。

    在电子科研所里,赵德彬那可叫一个如鱼得水,工作内容就是画画电路板、搞搞计算机,再给市里的工程师搞培训。

    利用摸鱼的时间,赵德彬继续自学编程,同时也开始涉足自动控制。

    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在2000年左右,电子科研所倒闭了。

    赵德彬人生当中最爱的一个单位,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垮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