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二章 “大杀器”-《非洲创业实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随着殖民地开发初见规模,殖民地的生存质量也大幅提升,尤其是依靠蚊虫传播的疟疾,登革热等热带疾病,因为殖民地灭蚊运动的开展,也大幅减少。

    而且殖民地强制要求移民讲究卫生,对殖民地的水源加强管理,严禁污染水源,不喝生水,或者对部分水体进行简单的过滤和消毒。

    粪便也统一集中处理,每个村落都新建一批公厕,满足移民需要。

    对于可能传播疾病的野生动物,管理更是严格,早期由于粮食不足,还允许移民狩猎补充食物,等到殖民地粮食生产展开后,就禁止此类行为。

    恩斯特一直认为前世非洲,许多疾病完全是非洲人自己作出来的,就比如艾滋病,就是非洲人吃当地灵长类动物造成的。

    不管这种说法对不对,东非的所有灵长类动物(当然不包括人,如果是土著的话另说。)算是遭了殃,只要是在移民活动范围之内(农田,道路附近都算),出现的狒狒,猴子,猩猩全部惨遭毒手,被殖民地用火枪物理消灭,然后用火烧成灰,最后掩埋(偏远的山地,森林和大草原深处不在此列,留着未来当生态保护区)。

    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去食用,毕竟移民以前都是饿过来的,土和树皮都吃过,过够了苦日子,就害怕有人偷偷摸摸给自己加餐。

    在这种严防死守中,东非殖民地的居住条件自然大大提升,卫生状况比同时代任何地点,包括欧洲都要好。

    而后续奥匈帝国和巴拉圭移民到来时,东非已经初具规模,他们都被分配到华人移民已经开发出来的城市和村落,用来稀释华人数量,防止未来形成利益集团(比如民族)。

    加上越来越多华人和白人女性通婚(亚美尼亚,巴拉圭等),潜移默化中东非政府就融合了各个民族,只要未来通过祛除各国移民除了德意志文化之外的文化特征,人口融合就完成了。

    虽然当前东非殖民地的生存条件大为好转,热带疾病被压缩在同纬度非常低的水平。

    可想彻底灭蚊是不可能的,而蚊子又是最重要的疾病携带者,所以继续加强卫生整治活动外,通过科学手段驱蚊灭蚊也不能少。

    还是那句话,当今时代的人们对蚊子作为疾病传播者的认知那是根本就没有。

    19世纪末,欧洲的科学家才发现蚊子是疟疾等热带疾病的传播源,展开了对蚊子的研究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