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西海大学,政务楼。 宣传办公室。 好几个人都在查看着网上有关‘西海大学’、‘教研员’、‘正高级待遇讲师’等的舆情。 年近五十的宣传主任杨海燕,已经感觉到了紧张张,有些大学因为某些事件上新闻、上热搜,被网上一通乱喷的时候,她还感觉很有意思,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。 现在,轮到了西海大学,心态顿时就不一样了。 近两年,宣传办公室也做过应对网络舆情相关的措施研究,还让底下好多人写过报告、论文,但因为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,就只是当做一种手段研究,根本没有得到重视。 不仅仅是杨海燕,所有人都想不到,有一天,西海大学也会成为舆情主角。 西海大学的地理位置太偏僻了,放在国内高校中只是贴着‘重点’的边,大学肯定称不上差,但也肯定称不上有多好。 平庸,总是容易被忽略。 现在杨海燕则是感觉到了危机,她甚至去搜索了一下,仔细看了一篇《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舆情如何应对》的文章,心里才稍微安稳了些。 平日里的果断也展现出来,迅速交代了一系列的工作,“赶紧,去教务查一下王浩的详细资料,以及和学校的工作协议。” “联系曲校长、理学院的栾院长、教务科技处的朱主任、蔡书记,把人事处的也找来……” 杨海燕连续说了一大堆名字、办公室,随后说道,“我们要开个会,速度要快!赶紧的,都动动!” “电话没人接的,直接过去找!” 半小时后。 政务楼会议室召开了一场临时会议,由副校长曲树生主持。 杨海燕说起了网上针对西海大学的舆情,总结道,“现在的舆情,主要就是两点,一个是王浩。” “王浩一个多月发表了七篇sci,他的这些论文是否有问题,还是说,全都是正常的。” “这个很重要。” 会议室里的人都看向了栾海平和朱建荣,栾海平是理学院的院长,朱建荣是科技处的主任,就是他们两人力主签下王浩,特聘他为理学院教研室研究员的。 朱建荣很认真的开口道,“曲副校长,杨主任,我很确定,王浩的论文没有任何问题,都是实打实的成果。” “数学、算法的sci论文,作假、灌水的可能性非常小,更何况,是核心期刊的sci,根本不可能。” “更何况,王浩有两篇算法论文,还得到了国内外互联网大公司的重视,据说,阿巴云开出高薪,有意挖王浩过去工作。” “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。”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看法,“我也看过王浩的论文,完全没有问题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