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历任南阳太守与南阳豪强的关系都不好,比如说王畅。 王畅是何许人也? 王畅是王龚的儿子。 关于王龚,也是东汉时候官至三公的权臣。王龚曾经因为把一些部级大员给拉下马来得到汉安帝的赏识,所以才平步青云。 王龚在汝南郡当州长的时候,发现的黄宪、陈蕃这样的名臣。 在王畅在汝南郡担任一把手的时候,开始的时候也跟其父亲一样,嫉恶如仇,看到地方豪族恃强凌弱就采取严苛的手段来处理。 这时他的幕僚张敞就出来劝王畅这不是在南阳做事的正确的姿势。 作为功曹这种吏,都是出身于本地,所以对于当地的情况更了解。 张敞劝王畅一定要认清形势,因为南阳跟其它地方不同,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祖先都在这里,东汉有三个皇后从这里出去的,包括刘秀的皇后阴丽华,刘肇的皇后阴皇后,还有邓绥。 所以各个贵族皇亲国戚之间的关系是盘根错节的,根本不是你一个区区太守可以搞定的。 所以与其跟这些地方豪强对着干,不如换一种做法,张敞举了舜帝之所以要推皋陶,原因其实不是皋陶多么贤明,皋陶其实是东夷部落的族长,舜之所以要笼络皋陶,是为了团结东夷部落,团结了皋陶自然东夷部落就不会闹分裂。 所以张敞实际上也用这个案例告诉王畅,对于皇亲贵族,还是要笼络和团结,这些贵族才会在基层的治理里面发挥作用。 但从这件事情侧面来看,到了东汉的后期,由于开国已经有一百多年,各个地方的豪强之间通过通婚,联姻、师承等各种形式,在地方上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。 而当地方豪强的势力过大时,就具有了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能力,所以政府的税赋等或者遭到抵制,或者最终税赋的主体落到了最底层的百姓身上,而豪强在其中再剥一道皮,百姓的日子就越发艰难。 而政府的财政也变得越发艰难,以至于影响到国防,赈灾等方方面面。 这就是为什么汉天子越发不喜欢南阳豪强的原因,因为他们完全把南阳当成了自己的底盘,就算是朝廷派来的太守,如果不跟南阳豪强合作,也坐不稳这个位置。 秦颉不就是这样吗? 如果不是因为黄巾之乱的原因,南阳太守这个位置是轮不到秦颉的。 秦颉之所以出任南阳太守,正是因为南阳有黄巾,朝廷这才调派了秦颉来接任南阳太守,所以,秦颉的主要任务是镇压南阳黄巾。 而如果没有意外的话,当秦颉镇压完南阳黄巾,用不了多久,他就要被调走的。 原因很简单,他跟南阳豪强尿不到一起去。 秦颉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,跟那个王畅一样,看到地方豪族恃强凌弱就采取严苛的手段来处理,好在秦颉比王畅幸运的是,秦颉手中有五千大军,还有刘备在背后的支持。 这样,秦颉才坐稳了南阳太守的位置。 要不然,南阳豪强早就发动关系,把秦颉调走,而且位置绝对不会好了。 多半是边境苦寒之地去做太守,这就相当于发配了。 开玩笑,你这老家伙对我们如此不留情面,我们肯定不能让你好过了。 只不过,因为刘备的支持,南阳豪强暂时对秦颉无可奈何。 因为自从有了州牧之后,太守这个原本算得上一方诸侯的官职头顶上有了人。 朝廷在任命和调离太守的时候,更多的要考虑州牧的意见了。 这当然是汉灵帝的意思。 他之所以这样做,就是在给刘氏的这几个州牧撑场子,提供便利。 差点就要明说,你们赶快在地上发展实力,人事权我都给你们了,如果你们再不成器,那就怪不得我了。 有一说一,汉灵帝这家伙虽然自己没有斗志了,但是并没有放弃跟豪强的斗争,转而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。 天下能够看出其中意味的绝对不多,甚至不超过十个人。 汉灵帝不愧是灵帝,真就是一个无比聪明的人啊。 /92/92067/20879873.html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