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二十七章 母“慈”子“孝”-《锦衣状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太后叹道:「其实陛下也是一片好意……罢罢罢,即便几位不受爵位,那也该荫锦衣卫指挥使职,陛下以为如何?」

    母子俩很认真探讨起给三位内阁老臣的赏赐问题。

    你们不想当伯爵,就给你们一个世袭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,也是世袭罔替,当然实缺很难给,但有了这虚衔,以后你们三家也属于京城勋贵体系了,这可比你们的后代需要走科举之途做官好太多了,毕竟不是谁都是读书种子,子孙中也有不成器的,算是给他们留了一条后路。

    杨廷和道:「太后,老臣等,绝不敢

    受。」

    蒋冕和毛纪也起身推辞:「臣不敢受。」

    张太后苦笑:「这是作甚?诸位卿家对朝廷居功至伟,难道这点赏赐都不领受吗?坐下来叙话,不用如此拘礼。」

    在杨廷和引导下,左边三人重新落座。

    这酒宴,氛围压抑,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,均不知该说点什么才好。

    反倒是张太后,平时少有与外臣接触的机会,此等时候倒是充分彰显了她身为太后的威仪。

    张太后道:「阁臣本就是为匡扶社稷而设,两代先皇,对阁臣都信任有加,阁臣能规劝皇帝过失,让大明步入正轨,陛下你身为君王,应当体会你父皇和皇兄的良苦用心,不能因为朝堂上跟阁臣有不同见解,而心生怨怼啊。」

    「朕不会。」朱四道。

    「那就好。」

    张太后随后打量杨廷和,「杨阁老身为内阁首辅,就不要跟小辈一般计较了吧?几朝老臣了,还有什么想不开的?先前是闹出一点小误会,不如这样吧,听哀家的……西山煤窑啊,该开还是开下去。」

    「太后……」

    杨廷和当即便要出面劝阻。

    张太后抬手打断杨廷和的话,道:「哀家知道杨阁老的意思,这西山到底涉及京畿戍卫之事,从太宗皇帝迁都京师以来,这周边便是大明龙气汇聚之地,连动土都要小心翼翼,更何况是开矿搅动龙脉?」

    杨廷和心想,你知道还说要保留西山煤矿?

    张太后又道:「但问题是,先前几代。西山早就有人开煤窑,若是民间开而官家却不能开,难免百姓中会有非议声。」

    「虽然哀家知晓,诸位卿家的意思,想要维护我大明安稳,并非为一己之私,但始终还是要避免民间闲言碎语传播开来。」

    朱四眯眼打量杨廷和,见对方紧绷着脸,不为所动,当下像是想开了一般,对张太后道:「母后,儿先前不过是想以开矿的方式,为朝廷解决钱粮缺口,近日户部已在调遣钱粮,将东南海防缺额补上,其实儿也没必要再坚持,先前因此跟朝中一些大臣产生误会,实在不应该。朕先认错。」

    张太后面带欣慰之色:「陛下,如今你已隐隐有了你父皇的风采,你父皇在朝事上,偶尔也会有些小执拗,但后来就想开了,怎么都不能亏待一心为你和大明江山社稷着想的肱骨大臣啊。」

    话说得漂亮。

    连孙交听了都心生敬意。

    话说以往孙交也有点看不起小皇帝,觉得朱四任性妄为,就算昨日朝堂上杨廷和咄咄逼人,不似人臣,但皇帝的表现也不像是个睿智的君王,但今天再看小皇帝……怎么看都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圣主。

    一天就能变化这么多?

    孙交不由打量旁边的唐寅一眼,心想你们教导小皇帝的本事挺高啊,真想请教你一下,你们是怎么让小皇帝变得这么「乖」的?

    杨廷和等几名阁臣听了这话,心里七上八下。

    若是现在再坚持的话,明显就是不给太后和皇帝面子,尤其人家皇帝都把软话先说出来了,这是在给你杨廷和台阶下。

    你杨老头不会不好好把握住机会,非要闹到底吧?先前你还可以对皇帝说,不服去找太后论理,威胁尽显。

    可现在人家太后都出面劝和,你杨廷和再说什么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