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她心头是有点疑问的 她问道:“先帝当初死活不肯册立太子。你现在为何这么着急要册立太子?不后悔吗?” 开成帝刘珩笑了起来,怕吵着孩子又不敢大声笑。 他悄声说道:“茂哥儿是朕的嫡长皇子,他的身份和地位无可争议。就算朕拖着不册立太子,群臣也会前仆后继。 而且,就算朕不册立茂哥儿为太子,在群臣的心目中,茂哥儿他就是无可争议的太子。本朝的祖制就是这么定的,嫡长子的地位不可撼动。 至于先帝,说到底,还是因为朕不是嫡长子,仅仅只是嫡子,故而先帝才能一拖再拖。如果朕出生的时候就是嫡长子,无论先帝再怎么拖延,他和母后的关系再不好,在祖制和群臣的双重压力下,也不可能拖到朕十岁。” 说到底,还是差了一个“长”。吴王刘璞就是因为占据了一个“长”,才能在朝堂上一直蹦跶不休。 这是大周朝的祖制,也是法理。纵然是帝王,也不可以更改这项规矩。 像是汉武帝搞出巫蛊案废太子,这种事情在本朝是不可能发生的。 本朝吸取了前面数个王朝大量的经验教训,制定出了一套最适合当下的皇位传承制度,以及相权同皇权互相制衡的制度。 为什么要制衡皇权,就是为了防止天子胡作非为,任性废立太子。不顾嫡长子制度,只立宠妃的孩子为太子,这种行为必须被打击,强势打击。 嫡长子的地位和权益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确定,按照本朝的规矩,就算后面有了宠妃,宠妃有了孩子,也休想挑战嫡长子的地位。 朝臣,尤其是文官集团绝不会答应这种荒唐的事情。要是答应了,就等于是放弃了手中的相权,放弃了制衡皇权的资格。 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,在朝官员,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,都是家中的嫡子,就算不是嫡长子,也是原配正妻所生。 嫡出的身份让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家族的各种资源,也因此他们会天然地支持嫡庶有别,支持嫡长子继承制。 皇室如果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,瞎胡闹,真所谓上行下效,必然会有某些家族有样学样,从而乱了尊卑上下,给整个社会带去很不好的负面影响。 其实,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在执行。 就比如明朝,一科进士三百人,基本上都是嫡出,庶出子寥寥十几人。 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历史名人,基本上也都是嫡出。纵然不是嫡出,在后来也会过继给嫡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