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嬴玄说道:“如果没有疑惑,诸位就开始吧,本候是主考官,为了避嫌,就不参与了。” “诸位自便!” 批阅策论的大臣人数并不多,若是每个学子的策论至少有两人看过,每人至少要批阅一百多份策论。 若是细细品味,时间自然是不够的,毕竟明天早上,他们还是要去早朝的,那么批阅批阅策论就需要技巧了。 李斯看着面前的策论,已经被封住了名字,不过有些东西是遮盖不住的,比如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。 第一篇策论,李斯只看了一眼题目,就知道这是儒家学子学子的策论,崇尚西周井田制和古之君子之礼。 李斯随意浏览一两眼,就将策论扔到一边,时代在进步,那些古老的制度已经不适合秦国了。 第二篇策论,《无为而治世》,道家的学问,依旧不能让李斯满意,若是无为,帝国哪里需要耗费无数财力,建立书院,初步制定人才选拔极致。 简直是不知所谓! 第三篇策论,到处都是文字游戏,一看就是名家的手笔,整片策论,巧言善变,没有丝毫意义。 …… 李斯越看越是心惊,策论是诸子百家最擅长的事情,可是如今跟头栽的最狠的,居然就是诸子百家。 而世家门阀这边,虽然可以切中要害之处,但是都是些短浅的见识,很少有人看到很深层次的东西。 有些策论,即便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,也言语之间,矛盾重重,漏洞百出,一看知道,这是门阀弟子知道一些长辈的言论,但是也只是听懂了一些皮毛。 “门阀世家,怕是也不好过啊?” 转眼之间,李斯已经看过数十份策论,速度之快,远超他人,可是没有一份策论,能让他满意。 《儒以治世,法以治国》,看到这个题目,李斯瞬间眼前一亮,终于有干货出现了。 儒家的礼,制定世人的思想准则;法家的法,强制约束世人的行为准则。 儒家、法家,各行其事,又相互联系,若是两者能合二为一,确实不错。 李斯在策论末尾,郑重的写上自己的名字 此人儒法深厚,李斯心中隐隐猜测这是小圣贤庄弟子的手笔,当然也不能排出是杂家学子的可能。 随着诸位考官的批阅,所有的策论也被选了出来。 《天下皆秦论》 《大江治水策》 《九州社稷论》 …… 可是这样精彩的策论是少数,一遍之后,帝国大臣还没有人挑选出十篇策论,交换没有选中的策论,继续批阅。 这下子,速度一下就慢了起来,优秀的人可以脱颖而出,中庸的人,就难以评判了。 孰优孰劣,需要仔细品读,加以对比,然后做出选择。 第(2/3)页